图片来源:自己瞎画的
想起日常工作中,在进行尸体解剖前,也经常遇到家属反复强调,「麻烦尽量让死者的遗体保持完整些」。毕竟,自古以来,老百姓都认为,保持遗体的完整,是留给死者最后的一点尊严吧。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广大朋友们科普一下,法医在尸检过程中,是如何进行尸体解剖的?你是不是也充满着好奇由于自己的事情也很多,各种杂七杂八的(主要是因为懒),导致一直没有去写。
以下画风可爱,不会引起各位看官的不适,适合所有人阅读,请放心阅读!
某天,第一目击者在某地发现有人死亡,于是他立刻拨打了110进行报警。随后警察很快就到达了现场,对现场进行了封锁,同时立刻开展详细的现场勘验、物证的采集。
在现场勘验完毕以后,警方会通知相关人员将尸体运送到解剖室进行尸检。在国内,则一般都是直接通知殡仪馆的工作人员,直接将遗体运往殡仪馆。
公安的尸体解剖室大多数都直接设置在各市的殡仪馆!!!
为什么设置在殡仪馆,大概我猜就是方便遗体的存储、尸检后方便快速处理吧。
当然,在一些大的公安局可能建有自己的「法医尸检中心」,再就是一些设置有法医鉴定中心的医科大学、科研院所也拥有自己独立的尸体解剖室。
当遗体送达解剖室后,通常会安排1名法医主刀、1名法医做助手协助、1名法医对尸检过程进行照相、记录。
在人员安排好后,法医们会准备解剖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术器械以及一些耗材,比如注射器、离心管、抗凝管等用于生物检测的采集。
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准备好以后,尸检就可以正式开始了。法医尸检与外科手术不同,讲究的是对死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彻底检验,包括衣着的检验。有时衣物上细小的发现,就能够为锁定嫌疑人提供重大帮助。
因此,法医在尸体解剖前,首先就是要对死者身上的衣物进行详细的检查、通过照相进行证据固定,并详细记录死者的衣着情况。记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,并不是杂乱无章的,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有遗漏。一般按照从上到下、从外到内依次记录。
衣着检查、拍照
当发现有重要的阳性发现时,还应该增加局部细目照片,以清楚的显示出来。所以,照相在法医学中可谓是一门学问了,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课程——刑事摄影技术。
此时可以开始对尸体表面进行详细的检验,从而对体表的一些损伤的部位、大小、形态等进行拍照固定、记录,称为尸表检验。
尸表检查、拍照
对于有条件的机构,在尸表检验完以后,在尸体解剖之前,可以采用CT、MRI、3D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尸体进行尸体解剖前的扫描。通过虚拟解剖手段,在解剖前提前了解尸体内部的损伤情况,为解剖时提供术中指导。
此外,这些数字化的尸检数据,还可以长期保存,以备在未来遗体火化后,还可以用于复查。
当然,对于科研人员,这些数字化的数据也可以用于法医学的相关研究,这个领域也已经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——法医影像学(Forensic imaging)。
尸体解剖前的人体数据采集
在尸表或者衣物上发现的一些细微组织,也可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检验,从而确定相应物质的成分等。
解剖前的尸表检查固然很重要,但是仅仅看个尸体表面的损伤,对于诊断死因还是远远不够的。虽然体表大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伤痕,但案件的真相,却都深深地埋藏在死者的体内。我一般习惯直接用手术刀从死者下颏处一刀划到腹部耻骨联合上方。也就是“一”字形切开。当然,根据需要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术式,比如,“T”字型啊,“Y”字形啊,等等。
图示Y型切开
划开皮肤以后,首先映入眼帘的总是一层厚厚的脂肪,个人觉得和切黄油感觉没什么差别。如果不想被法医讨厌的话,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减肥了然后,法医会将死者双侧胸部的软组织从肋骨上向两侧游离分离,充分暴露双侧肋骨、胸骨,检查是否存在骨折、皮下软组织出血等。
暴露胸腹
去掉肋骨、打开胸腔。
国内喜欢直接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直接逐一切断,然后取下肋骨和胸骨,暴露胸腔。优点是软骨切断容易,操作简单。但缺点是胸腔暴露范围较小,胸腔内原位观察视野较小。国外法医学家则喜好直接用肋骨剪,将两侧的肋骨腋段依次剪断,从而充分暴露胸腔。优点是原位观察胸腔内脏器的视野大,缺点是腋段肋骨硬度大,剪断费力。
腋段肋骨剪断,暴露胸腔
分离器官、提取检材
在原位检查胸腹腔脏器,并拍照、记录胸腹腔情况以后,就可以将胸腹腔内的脏器完整取出。
胸腹腔脏器完整取出后
大体肉眼器官观察
当死者脏器全部取出以后,法医会逐一对所有脏器进行「肉眼大体观察」,包括表面以及切面,仔细观察记录是否存在明显的病变。
大体肉眼观察
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件,比如怀疑中毒等。法医们会根据实际情况,通过采集死者相应的生物检材进行「药毒物分析检验」,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相应的药毒物。人体通常采集的生物检材主要包括:血液、尿液、胃内容物、玻璃体液等。对于一些在肝、肾代谢的药毒物,也会考虑采集肝肾等组织用于毒物检测。
采集生物检材
除了肉眼观察各种脏器是否存在病变,法医也会将这些脏器逐一进行大小测量、称重。
了解各种脏器的重量,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,有时甚至是必要的。
组织器官称重
法医通过尸体解剖,将死者的各个组织器官解剖取下,这些组织器官,我们称为「标本」。在大体肉眼检查完毕以后,会将这些标本放入容器中,再倒入用水稀释的福尔马林液,进行固定,一般固定个1-2周。标本固定在组织病理学检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关节环节,是后续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键。如果组织固定不充分,组织细胞就会发生自溶,非常影响组织结构的观察,从而影响诊断的质量。因此,标本的充分固定,非常有利于后期的「法医病理学诊断」。
组织器官固定
讲了这么多,差点把开颅这件事给忘了。传统解剖,常规需要打开颅腔、胸腔、腹腔进行检查,俗称开三腔。当然,根据案情的不同,甚至可能需要打开脊髓腔、以及对四肢等其它部位进行局部解剖。
在电动开颅锯广泛使用以前,开颅可真是件体力活。但开颅也不是没有技巧,掌握了技巧,手锯开颅速度也是非常快的(嗯,依稀记得,我的记录是25分钟,包括取脑+缝合)。小编一直觉得电锯开颅,动力太强,而且骨粉会四射,总有种要被自己吸入的感觉。所以一直还是坚持使用手锯(主要是便宜)。手锯(用过这种的文末点赞、评论)
冠状切开头皮以后,沿下图所示的位置,给我使劲锯开颅骨.......
尽量保证锯的横截面最大,保证可以正常取出脑组织,不然锯的太小,拿不出来就尴尬了当颅盖骨打开的那一刹那,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脑花...........,而是「硬脑膜」。
打开颅腔、显示脑组织
原位检查脑组织的大体情况以后,就可以切断十二对脑神经和脑干,取下脑花了。
脑组织称重、固定
其实很多时候,法医并不会将死者的全部器官提取,会根据具体案情,在肉眼观察完毕以后,决定是否需要提取完整器官。对无需完整提取的脏器,可留取部分明显病变或者可疑病变的组织。将剩余的脏器归还给死者。
剩余脏器物归原主
缝合
正如我们前面所说,中国人都讲究一个死也要死的有尊严、死的体面。因此,给予死者足够的尊严和体面,也是法医的必修课。通常,由于解剖造成尸体的一些破坏,都应尽量为死者复原。因此,与外科手术一样,在解剖完以后,法医也同样需要对死者进「缝合操作」。对于资深法医,针线活对于他们来说,也就是小菜一碟啦!
萌新们,就要好好学啦!外科缝合、打结的基本功也要很扎实才可以哟!
法医采用的缝合针可不是大家平时用的绣花针哦,通常是下面这种「医用缝合针」,通过与「持针器」配合使用。当然,也不排除有些法医会用下面这种.......👇👇👇完成后就可以通知相关人员装尸袋,然后运走进行后续处理啦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明白了。
解剖完后的遗体,并不是像被「大卸八块」了。事实上,穿上寿衣、寿帽啥的,基本上也看不出来。
装袋完毕
在尸检完成以后,需要将本案的全部案情材料、尸检记录、尸检照片等进行归类整理,便于后续尸检报告的制作、存档,以及其它相应的处理。
最后,我想说的是,「尸体解剖」是目前死亡原因确定的金标准,死因鉴定报告也是民事、刑事案件审理中的一项重要法定证据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够让大多数人摒弃「人都已经死了,还要让他死无全尸,坚决不解剖」的老旧观念。在涉及相关案件时,只有积极配合尸检,才能有利于相关事件的快速顺利解决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的做到为生者权,为死者言。